攻略资讯

中国法院裁定加密货币,中国法院视角下的加密货币法律属性与监管趋势解析

2025-03-30 05:16:57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你知道吗?最近中国法院裁定加密货币的事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不,我就来给你详细扒一扒这个事儿,让你了解一下其中的来龙去脉。

虚拟货币的崛起

说起虚拟货币,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这不,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从一个小众领域逐渐崛起,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风险。

江苏盐城收缴比特币

2020年11月,江苏盐城市在处理一起涉及PlusToken的传销案件时,竟然从涉案嫌疑人账户中收缴了大量比特币,数量高达19.4万枚,几乎与美国政府所声称拥有的比特币相等。这一事件,让比特币的处置和监管问题再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虚拟货币的非法交易

你知道吗?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以虚拟货币为跨境交易媒介,实现外汇与人民币的非法兑换行为,均属于非法买卖外汇行为。而且,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可被认定为非法外汇买卖行为或洗钱行为。

中国法院裁定加密货币

那么,中国法院是如何裁定加密货币的呢?让我来给你详细说说。

案例一:赵某等人非法经营案

2023年12月27日,最高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就已经公布了两起利用虚拟货币为媒介开展非法买卖外汇的案件。其中一起就是赵某等人非法经营案。

在这个案件中,赵某等人以USDT(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为媒介,提供跨境兑换及支付服务赚取汇率差额。他们利用虚拟货币的特殊属性绕开国家外汇监管,影响外汇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汇率的稳定性,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最终,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赵某等人有期徒刑。

案例二:林某等人变相换汇案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林某、颜某变相买卖外汇2129万余元;2021年1月至4月,谢某加入后,三人变相买卖外汇838万余元。他们以USDT(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为媒介,提供跨境兑换及支付服务赚取汇率差额。最终,法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判处林某、颜某有期徒刑五年,各并处罚金;判处谢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

那么,涉案虚拟货币被扣押期间,升值或贬值后怎么办呢?根据刘律师的实务经验,在刑事案件程序中,很难一开始就能确定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是多少。那么,当遇到涉案虚拟货币在整个刑事程序中升值或贬值的话,最终法院应当如何确定涉案金额呢?

刘律师从虚拟货币的价值高度波动性、刑事案件中确定涉案金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涉虚拟货币类刑事案件的涉案金额三个方面来聊聊这个话题。

虚拟货币的价值波动

虚拟货币价格的高度波动性是主流币、更是非主流币的基本特征。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稳定,讨厌多动症。虚拟货币价格的高度波动性给法律的实施必然会带来不小的困扰。

确定涉案金额的重要性

目前涉虚拟货币类的案件大多集中在经济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如帮信罪)领域。这些罪的构成要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涉案金额。因此,确定涉案金额对于案件的处理至关重要。

如何确定涉案金额

在刑事案件程序中,司法机关通过委托第三方公司处置的方式来进行涉案虚拟货币的变现工作。虽然现在司法实务中司法机关通过委托第三方公司处置的方式来进行涉案虚拟货币的变现工作,但也更多也是在法院判决后进行的处置。

中国法院裁定加密货币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虚拟货币监管的决心。在享受虚拟货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其中的风险。毕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最新资讯

精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