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16:23:12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商务部等7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的通知,11月17日对外发布。通知明确,到2028年,全国茧丝绸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一根蚕丝,正编织出东西协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业新版图。
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固”,产业格局深度重塑
“半壁西湖半壁绸”,“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丝绸自古与东部紧密相连。然而,自2006年“东桑西移”工程实施以来,广西、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种桑养蚕规模不断扩大,占比已超70%。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后道环节用工、用地成本上升,产业转移需求迫切。
“东部创新引领、中西部产能支撑、东中西部协同互补”,这不仅是产业布局的调整,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深远谋划。“东绸西固”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词。
中西部:资源优势叠加科技赋能,重塑产业链
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600亩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对连片桑园精准喷灌;不远处缫丝厂智能车间里,每根生丝均达5A级标准。从桑园到丝厂,中西部正以资源优势与科技力量重塑产业链条。
通知提出,将增强茧丝保障能力,提升绸缎加工能力,完善印染配套能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到2028年,中西部将建成一批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优质茧、丝、绸产量区域占比达75%以上。这既为中西部发展注入活力,也为国家产业安全增添保障。
东部:创新引领高端升级,夯实国际优势
杭州丝绸工厂内,一键生成设计创意、3D模拟展示成衣、柔性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已成常态。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缂丝、丝绵等古老技艺织就的面料登上伦敦时装周、米兰设计周。
这正是东部产业升级的缩影。通知明确,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科技研发优势,建设国家丝绸技术中心,推动高端丝绸面料、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同时加强宋锦、云锦、缂丝、漳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到2028年,东部将打造10家左右营收超百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20个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高端丝绸产品出口区域占比超50%。
东西协同:织就产业共赢“新丝路”
“即便再厉害的新技术,仅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产业变革力量。”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坦言。越来越多东部领军企业正与中西部企业、高校联手搭建实验室,抱团参加广交会、海外时装周,走出协同创新新路径。
通知要求建立转移项目和承接地区信息库,举办招商推介精准对接,强化用地用能要素保障。政策加持下,以东促西的协调联动机制正加速形成。
从种桑养蚕到时尚设计,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制造,千年茧丝绸产业在东西部协同发展中焕发出璀璨新彩。3000亿目标不仅是数字,更是一幅正在织就的经济新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