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资讯

MiCA 无法拯救我们于稳定币危机之中,但它或许正在制造一场危机。

2025-11-01 22:01:09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本站报道:

欧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密货币监管法规MiCA旨在终结稳定币的“蛮荒时代”。储备证明、资本规则、赎回要求:从纸面上看,这套框架令人安心。然而,在实践中,一旦稳定币融入全球金融生态系统,MICA在预防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方面却收效甚微。

讽刺的是:旨在控制风险的法规,实际上可能反而使风险合法化并使其根深蒂固。

传染问题:当 DeFi 遇上 TradFi

多年来,稳定币一直处于金融领域的边缘地带:仅为交易者和汇款人提供加密货币方面的便利。如今,随着《马来西亚加密货币法案》(MiCA)的生效,以及英国和美国紧随其后,加密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体系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稳定币正在演变为受监管的主流支付工具,其可靠性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这种新获得的合法性改变了一切。

这是因为一旦稳定币被信任为货币,它就会作为一种私人货币直接与银行存款竞争。而当存款从银行流向由短期政府债券支持的代币时,传统的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开始扭曲。

从这个意义上讲,MiCA 解决了一个微观审慎问题(确保发行人不会倒闭),但忽略了一个宏观审慎问题:当数十亿欧元从部分准备金制度转移到加密货币包装时会发生什么?

贝利的警告,以及英格兰银行的上限

英格兰银行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风险。——行长安德鲁·贝利据《金融时报》报道本月初,英国央行曾表示“广泛使用的稳定币应像银行一样受到监管”,甚至暗示央行将为系统性稳定币发行机构提供担保。如今,英国央行提议对个人持有的系统性稳定币设定1万至2万英镑的限额,对企业持有的系统性稳定币限额最高可达1000万英镑:这一限制措施虽不大,但意义重大。

信息很明确:稳定币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它们对货币主权构成潜在威胁。商业银行存款大规模转向稳定币可能会损害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减少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并使利率传导机制复杂化。

换句话说,即使是受监管的稳定币,一旦规模扩大,也可能造成不稳定,而MiCA提供的储备和报告机制并不能解决这种结构性风险。

监管套利:离岸诱惑

英国采取了谨慎的做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提案对国内发行机构要求严格,但对境外发行机构却明显较为宽松。FCA自身的咨询文件也承认,消费者“仍将面临”因在英国使用的境外稳定币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这就是日益严重的监管套利循环的核心: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越严格,发行人就越有动机将业务转移到境外,同时继续服务境内用户。这意味着风险并未消失,只是转移到了监管机构无法触及的地方。

实际上,稳定币的法律认可正在以新的形式重现影子银行问题:类似货币的工具在全球流通,监管力度较弱,但与受监管机构和政府债券市场系统性地交织在一起。

MiCA的盲点:合法性与遏制力不符

MiCA在整顿混乱局面方面值得称赞。但它的架构建立在一个危险的假设之上:储备金证明等同于稳定性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完全支持的稳定币仍然可能在赎回恐慌中引发主权债务的抛售。如果持有者像对待银行存款一样对待它们,但它们没有存款保险或最后贷款人,则仍然会加剧流动性冲击。它们仍然会鼓励货币替代,推动经济体走向……事实上通过美元计价代币实现美元化。

MiCA 通过正式“认可”稳定币的安全性和受监管性,实际上赋予了它们扩张的合法性,却没有提供宏观工具(如发行限制、流动性机制或处置框架)来遏制扩张后可能出现的后果。

混合型未来及其脆弱性

稳定币恰好处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传统金融(TradFi)界限模糊的地带。它们借用了受监管金融的信誉,同时承诺提供去中心化轨道般的便捷自由。这种“混合”模式本身并无不好;它具有创新性、高效性和全球可扩展性。

但如果监管机构将这些代币仅仅视为另一种资产类别,那就忽略了问题的关键。稳定币并非传统银行意义上的发行方负债;它们是数字资产,即一种新型的、功能类似于货币的财产。然而,一旦这种财产被广泛接受,稳定币就会模糊私人资产和公共货币之间的界限。正是这种模糊性蕴含着监管机构再也不能忽视的系统性影响。

英国央行的货币上限、欧盟的储备金证明制度以及美国的《GENIUS法案》都表明,政策制定者已经意识到部分风险。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个清晰的系统性方案,将稳定币视为货币供应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可交易的加密资产。

结论:MiCA悖论

MiCA标志着监管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它使稳定币合法化,从而将其引入主流金融体系。然而,由于它侧重于微观审慎监管,因此可能忽视宏观脆弱性和宏观审慎方面的考量。此外,通过加强监管,它也可能加速全球套利和系统性纠缠。简而言之,MiCA或许无法阻止下一场危机,反而可能在悄然酝酿危机。

最新资讯

精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