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9 17:02:50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制度化
以太坊 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根据一份报告,自 2024 年 7 月以太坊 ETF 获批以来,到 2025 年 8 月,以太坊网络的资金流入将超过 120 亿美元,该网络不再是一种投机资产,而是机构投资组合的基石。 Crypto.com 报告 。这种剧烈的转变不仅仅是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反映了以太坊在全球金融中角色的更广泛重新定义,其驱动力包括监管协调、技术韧性以及日益壮大的代币化资产生态系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加密计划”(Project Crypto)在弥合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TradFi)之间的差距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正如 Crypto.com 的报告所述,通过现代化监管,使以太坊 ETF 与传统交易所交易产品 (ETP) 保持一致,SEC 已将以太坊合法化为可交易资产类别。贝莱德的 iShares 以太坊信托 (ETHA) 体现了这一趋势,根据一项研究,该信托在 2025 年 7 月 17 日录得单日净流入 7.26 亿美元。
ChainUp 博客文章 。这些资金流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持续趋势的一部分:以太坊 ETF 目前持有创纪录的 495 万 ETH,表明机构对该资产的流动性和实用性充满信心。以太坊的机构吸引力源于其技术演进。Merge、Surge、Dencun 和
边缘 升级已将网络转变为机构级结算层。正如 ChainUp 博客文章所述,Verge 升级尤其引入了抗量子签名,并将节点存储需求降低了 90%,从而解决了长期安全问题。同时,ERC-3643 与零知识证明 (ZK) 的集成增强了交易隐私性,同时保持了对监管框架的合规性。据 Crypto.com 报道,美国存管信托与清算公司 (DTCC) 已将 ERC-3643 用于代币化证券,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与 ERC-3643 协会的合作凸显了该网络对合规优先事项的重视。以太坊的质押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了其机构影响力。根据 Crypto.com 的报告,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以太坊质押率已达到总供应量的 29%,年收益率高达 4-6%,使其成为投资者眼中极具吸引力的双收益资产。这种模式不仅激励了资本留存,还增强了网络安全性,因为超过 100 万个节点的验证者集合进一步强化了去中心化。以太坊基金会的新安全计划,加上 EIP-7732 和 zkEVM 集成,进一步增强了抗审查能力——Crypto.com 报告指出,这是机构采用以太坊的关键因素。
以太坊在稳定币和现实世界资产 (RWA) 代币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机构级数字金融支柱的地位。根据 Crypto.com 的报告,该网络每年处理数万亿美元的稳定币交易量,占稳定币总供应量的 53%。在 RWA 代币化领域,以太坊以 83 亿美元的代币化资产规模领先,这得益于以下举措:
贝莱德 和 翁多 正如 Crypto.com 报告所强调的那样,金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用性超越了投机用例,将以太坊定位为房地产和公司债券等有形资产的结算层。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以太坊仍面临重重障碍。监管方面的模糊性依然存在,可扩展性挑战(尽管 Dencun 和 Verge 的举措有所缓解)仍需进一步考量。然而,该网络能否吸引生产性工作(例如代币化、质押和 DeFi 活动)将决定其长期生存能力。机构投资者看好以太坊的演进能力:其安全性强化、生态系统扩展以及与监管框架的契合度,为其构建了一条足以匹敌其他平台的护城河。
索拉纳 或者 雪崩 难以复制。
以太坊的机构流动性不再只是一种小众现象,而是一股宏观经济力量。监管透明度、技术创新和资产效用的融合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采用率的提高推动了网络效应,进而证明了更高的估值是合理的。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标志着从波动性驱动的投机转向价值驱动的增持。随着以太坊继续支撑TradFi向Web3.0的转型,其长期价值主张与目前流入其生态系统的机构资本日益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