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23:58:20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当前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Perp DEX)呈现“双雄争霸”格局:Hyperliquid仍以70%的市占率稳居龙头,但Aster凭借币某安生态背书与多链策略,市占率三周内飙升至20%,日交易量突破19亿美元,甚至引发CZ亲自回应。这场竞争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生态策略与用户需求的深度博弈。
1.多链布局与跨链体验
Aster支持BNB Chain、Ethereum、Arbitrum及Solana四条链,用户无需桥接即可跨链交易。这种“一键式”体验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门槛,吸引跨链用户与新手。例如,9月17日其代币TGE首日,33万新钱包地址涌入,24小时交易量达3.71亿美元,凸显多链策略的爆发力。
2.流动性机制创新
Aster与头部做市商深度合作,保障订单簿深度,BTC/ETH价差低至0.5基点,媲美中心化交易所。同时,其“asBNB”代币通过Binance Launchpools、HODLer空投等机制提供额外收益,吸引流动性沉淀。数据显示,Aster用户资产已达4.3亿美元,总用户地址超180万。
3.隐私与高杠杆特性
Aster的“隐私订单”功能允许限价单隐藏,保护大额交易者信息;支持最高1001倍杠杆,满足专业交易者需求。这种“类CEX体验”与去中心化架构的结合,使其在日交易量上多次超越Hyperliquid。
4.币某安生态的流量红利
作为YZi Labs(原Binance Labs)孵化项目,Aster获得CZ多次互动背书,短时间吸引大量币某安用户。例如,CZ提出的“暗池Perp DEX”概念若落地,可能进一步强化Aster的流动性优势。
1.超高性能与确定性
Hyperliquid自研Layer1区块链,采用HyperCore架构,实现每秒20万笔订单处理能力与0.2秒延迟,甚至超越部分中心化交易所。其“一区块确认”机制为交易者提供确定性,成为专业用户的第一选择。
2.深度流动性与低滑点
Hyperliquid的BTC/ETH价差低至0.1-0.2基点,持仓量达1335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156亿美元。这种流动性深度使其成为大额交易者的“避风港”,OI/Volume比例达287%,远高于Aster的12%,显示用户风险对冲需求更强。
3.通缩代币模型与生态协同
Hyperliquid将99%协议收入用于HYPE代币回购销毁,年化收入201亿美元,为代币价值提供强支撑。其生态包含超100个项目,如Kinetiq与Pendle的集成、HyperLend的资本效率放大等,形成网络效应。
4.持续创新应对挑战
面对Aster冲击,Hyperliquid推出HIP-3(无许可永续市场),允许用户自定义合约,可能引入RWA永续、AI算力期货等创新产品;同时计划发行USDH原生稳定币,预计管理55亿美元资金,95%收益用于HYPE回购,进一步巩固代币价值。
短期:Aster的“闪电战”与Hyperliquid的“防御战”
Aster凭借币某安生态与多链策略,在日交易量与用户增长上占据优势,吸引短期套利者与新手。而Hyperliquid虽市占率下滑至70%,但专业用户粘性高,流动性深度与生态协同仍难以替代。
长期:生态深度决定胜负
Hyperliquid的护城河在于其自研Layer1、通缩代币模型及超100个项目的生态协同,这些要素构成长期竞争的“压舱石”。Aster若想突破,需在自建Layer1、机构级流动性及合规性上持续发力,否则可能陷入“流量依赖”陷阱。
当前Perp DEX市场正经历“订单簿模式复兴”,Hyperliquid与Aster均采用CLOB架构,但新兴混合模式(如Jupiter Perps)可能通过AMM 订单簿结合分流用户。此外,CZ提出的“暗池Perp DEX”若落地,可能重塑流动性分配规则,加剧竞争。用户需关注技术升级速度、生态协同能力及监管政策变化,避免单一因素驱动的投资决策。
在这场“双雄争霸”中,Aster与Hyperliquid的竞争已超越交易量比拼,转向生态深度与技术创新的综合较量。短期看,Aster的爆发力不容小觑;长期看,Hyperliquid的生态护城河或成最终胜负手。
关键词标签:Aster,Hyperliquid,Aster与Hyperliquid的竞争优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