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资讯

浙江大学丝绸艺术与丝路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25-09-30 14:23:23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近日,经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同意,浙江大学丝绸艺术与丝路文化研究中心(原丝绸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正式获批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基地设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浙江省委书记王浩指出:要打造“大系”文化项目标识,扩大“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影响力,启动“中国历代书法大系”项目,深化“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

  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落实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浙江大学以艺术与考古学院与凯喜雅集团共建的丝绸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为核心基础,联合历史学院、社会学系等校内单位,并整合浙江理工大学等外部学术力量,以浙江文化工程重大项目“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为核心,以纺织考古、非遗传承和丝路文化等为外延,筹备设立了丝绸艺术与丝路文化研究中心。通过中心基地建设,开展有组织的丝绸艺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系统研究,为推进浙江省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也为传播全球纺织和服饰文化、推动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基地研究方向

  本基地立足于丝绸艺术与纺织考古、丝路非遗与跨文化对话、丝路遗存与历史、当代丝绸艺术与设计创新四大方向,内容的设置如下:

  丝绸艺术与纺织考古研究方向依托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对散藏于全世界的中国丝绸精品进行采集、整理、研究、编纂和出版,系统梳理中国丝绸艺术资源,挖掘文化基因。同时兼顾纺织考古等科学研究,复原古代染织技艺,以期构建中国丝绸的技术艺术史脉络和文化谱系。

  丝路非遗与跨文化对话研究方向通过充分的田野调查,研究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纺织工艺融合形态,分析原料选择与工艺逻辑,重构传统技术,厘清丝路多元文明交往细节。

  丝路遗存与历史研究方向参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内外考古发掘项目,系统研究丝绸之路的艺术文化和历史变迁。特别是在敦煌和吐鲁番地区,以及中亚和西亚开展丝路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加强学术交流、出版国际刊物,推动国际合作。

  当代丝绸艺术与设计创新研究方向以数字化构建资源中枢的理念,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贯通历史研究与产业应用,激活文化基因,推动产学研联动,以创意驱动丝绸产业转型,重塑中国丝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文化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

  基地建设目标

  中期规划(2025-2030):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基地将以“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的编撰为主要工作,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在开展多维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同时,为国内外研究者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弘扬中国丝绸文化,建设一带一路贡献浙大智慧,打造具有浙江特色、国家站位、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基地。

  长期建设(2030-2035):持续推动基地发展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特色性、品牌性的核心成果,出版系统性著作。培养一批丝绸艺术与丝路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在国内外丝绸之路遗产保护和研究领域,在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浙江大学丝绸艺术与丝路文化研究中心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按照《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要求,以服务国家和浙江省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术定位、充实研究力量、拓展研究视野、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地平台功能。围绕“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等重大项目,拓展文明对话的丝绸研究和考古研究,加快中国丝绸数据库建设,推动中国古代丝绸艺术的普及传播,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助推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最新资讯

精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