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08:23:12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外媒 9 月 2 日消息,当前印度棉花市场正深陷全球贸易震荡、美国高额关税与政府强力干预交织的复杂困境,从出口端到产业链上游,从棉农收益到行业长远发展,均面临严峻考验。
4500 万人依赖,曾剑指 3500 亿美元目标
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国(近年产量曾登顶全球第一),印度棉花与纺织业承载着深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其产业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的棉纺手工业,殖民时期引入现代工厂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纺强制造业。此前行业乐观预期,2030 年整体收入有望冲击 3500 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全国约 4500 万人的生计直接依赖该产业,使其成为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出口遇关税壁垒,内需遭进口棉挤压
美国关税重创出口:三成市场面临 “蒸发” 风险
美国是印度纺织出口的核心市场,占其 380 亿美元年度出口额的 29%。但随着美国对印度纺织品征收最高达 70% 关税的预期落地,业内预警,印度对美成衣出口可能瞬间缩减七成。出口订单的断崖式下滑直接传导至上游,纺织厂采购意愿大幅降低,国内棉花需求陷入疲软。
进口棉 “质优价廉”:本土市场再受挤压
廉价且优质的进口棉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压力。进口棉不仅价格更低,其纤维长度、强度等关键质量指标均优于大部分印度本土品种,即便新棉即将上市,纺织厂仍倾向 “用脚投票” 优先选择进口棉。业内预计,今年 12 月单季度印度棉花进口量可能突破 200 万包。为缓解下游纺企成本压力,新德里上周将棉花进口关税豁免期延长至 12 月底,但这一政策却严重挤压了本土棉农的议价空间,使其处境雪上加霜。
现货价低于收购价,新棉上市或再探底
需求疲软直接导致棉价承压。目前印度棉花现货价格约为每 100 公斤 7000 卢比,而政府虽已将新季棉花最低收购价提高 7.8% 至 8110 卢比,现货价仍显著低于收购价。印度棉花协会主席 Atul Ganatra 坦言,“整个产业链已喘不过气”,即将到来的收成季中,棉农几乎不可能拿到理想报价。
马哈拉施特拉邦贾尔冈的轧棉厂主 Pradeep Jain 进一步预测,随着 10 月新棉集中上市、进口棉持续压港,下月国内棉价或将再创新低。
CCI 启动创纪录收储,收购能力再升级
为缓解棉农困境、稳定市场信心,印度政府被迫加大干预力度,将希望寄托于国营的印度棉花公司(CCI)。
2024/25 年度,CCI 已斥资 3743.6 亿卢比(约 42.5 亿美元)收购 1000 万包棉花,创下当时纪录;而新季,CCI 的收储计划再升级:官方预计收购量将达 1400 万包,刷新历史峰值,同时承诺 “不限量收购” 农民出售的全部棉花。此外,CCI 还计划将收购中心增加 10% 至 550 个,使总收储能力突破 2000 万包。CCI 董事总经理 Lalit Kumar Gupta 强调,将全力保障收购承诺的落地。
财政赤字与市场化改革的两难抉择
政府的 “兜底” 政策虽短期缓解了棉农压力,却引发了新的行业担忧:
一方面,高额收储意味着持续的财政输血,将直接加剧印度本已存在的财政赤字压力;另一方面,政府高价干预市场可能扭曲真实的供需关系,使行业错失通过市场化自我出清、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契机。
平衡财政与升级,方能把握黄金十年
如今,印度棉纺业这条古老的产业链正面临关键抉择。一边是政府高价兜底带来的债务攀升风险,另一边是市场化改革延期导致的国际竞争力削弱危机。业内普遍认为,印度若不能尽快在财政可持续性与产业升级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仅将动摇 4500 万人的生计根基,更可能错过下一个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