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资讯

以太坊ZK-EVM是什么?零知识证明如何兼容EVM?

2025-09-04 17:02:10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以太坊ZK-EVM是以太坊Layer 2扩容解决方案,它结合零知识证明(ZKP)技术,通过zk-Rollup模式将交易批量处理并验证,在保持以太坊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交易吞吐量(TPS)并降低Gas费用。零知识证明与EVM的兼容性则通过电路设计、预编译合约优化及状态承诺机制实现,使ZKP能够高效验证Layer 2交易是否符合以太坊规则,无需重复执行复杂计算。

核心定义

ZK-EVM(Zero-Knowledge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

ZK-EVM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以太坊主网吞吐量不足的问题。作为Layer 2方案,它将大量交易在链下处理,仅将交易结果和零知识证明提交至以太坊主网验证,从而大幅提升TPS并降低Gas成本。其设计需在兼容性与性能间权衡,不同类型的ZK-EVM支持的EVM功能范围和验证效率存在差异。

零知识证明(ZKP)

零知识证明是一种密码学技术,允许验证者在不获取原始数据的情况下,确认某个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ZK-EVM中,ZKP用于证明Layer 2上的交易执行过程符合EVM规则,主网只需验证证明有效性即可确认交易合法性,避免了全节点重复执行交易的资源消耗。

零知识证明与EVM的兼容性实现

零知识证明与EVM的兼容是ZK-EVM技术的核心挑战,需通过多重机制将EVM的复杂逻辑映射为ZKP可处理的形式。

电路设计:EVM指令的算术化转换

EVM基于栈式架构,包含数百种操作码(如加法ADD、乘法MUL、哈希SHA256等),而零知识证明依赖算术电路(Arithmetic Circuits)表达计算约束。为实现兼容,ZK-EVM需将EVM操作码转换为多项式约束:

基础运算(如ADD、MUL)直接映射为电路中的加法/乘法门,通过线性方程表达约束。

复杂操作(如SHA256哈希)需拆解为基础逻辑门组合,或引入专用电路模块优化效率。

异常处理(如栈溢出、无效指令)通过电路约束确保仅在符合EVM规则时生成有效证明。

预编译合约:加速ZKP验证的专用模块

EVM预编译合约是优化特定计算的内置功能,ZK-EVM通过引入ZKP友好的预编译合约提升兼容性:

替换低效算法:将EVM原生的SHA256替换为ZKP优化的哈希函数(如Poseidon),证明生成速度提升10倍以上。

新增验证接口:部署ZKP验证预编译(如PlonkVerifier),使主网能快速验证Layer 2提交的证明。

状态压缩:通过预编译合约实现Layer 2状态的高效编码(如使用椭圆曲线加密压缩状态数据)。

状态承诺:Layer 2与主网的状态同步

为确保Layer 2状态与以太坊主网一致,ZK-EVM通过状态承诺机制维护同步:

Merkle树状态根:Layer 2交易执行后,状态变更通过Merkle树生成新的状态根,提交至主网作为状态承诺。

零知识证明绑定:状态根变更需附带ZKP,证明该变更是由合法交易序列产生。

挑战机制:若状态根异常,任何人可提交欺诈证明触发主网验证,确保状态正确性。

ZK-EVM的兼容性分类

根据与EVM的兼容程度,ZK-EVM分为四类,平衡兼容性与性能需求。

Type 1(完全等效)

与以太坊主网EVM完全一致,支持所有操作码和边缘情况(如Linea)。优势是无需修改代码即可迁移应用,劣势是验证效率较低,因需复现EVM的全部复杂逻辑。

Type 2(EVM等效)

接近完全兼容,支持95%以上的EVM功能,仅对少量非核心操作码(如SELFDESTRUCT)优化(如Scroll、Polygon zkEVM)。兼容性足以满足绝大多数DeFi、NFT应用,同时通过电路优化提升TPS至2000 。

Type 3/4(应用特定)

兼容性较低但性能最优,针对特定场景设计(如StarkNet、zkSync Era)。通过自定义虚拟机(如Cairo)替代EVM,支持更复杂计算(如链上AI推理),但需开发者适配新编程模型。

主流ZK-EVM项目进展

2025年,ZK-EVM生态进入实用化阶段,头部项目在兼容性与性能上取得突破。

Scroll

2025年7月完成Type 2兼容性升级,支持95%的EVM操作码,TPS提升至2000 ,单笔Gas成本降至$0.01。采用改良版Groth16证明系统,证明生成时间缩短至10秒,已吸引Uniswap、Aave等头部DeFi协议部署。

Polygon zkEVM

采用Plonk证明系统,验证时间压缩至3秒内,支持EVM原生账户模型。生态已集成50 应用,包括Curve、Balancer等,24小时交易量突破1亿美元,成为DeFi迁移的主要选择。

Linea

强调Type 1完全等效性,主网稳定运行12个月无安全事故。依托Consensys生态,huli钱包、Infura等工具原生支持,开发者迁移成本接近零,已成为以太坊基金会资助的“兼容性标杆项目”。

技术挑战与优化方向

尽管ZK-EVM已实现实用化,仍面临多重技术瓶颈。

证明生成效率

当前ZKP生成依赖高性能硬件(如FPGA、ASIC),普通服务器生成单个区块证明需5-10分钟。研究方向聚焦于轻量化算法(如基于循环折叠的证明压缩、量子 resistant ZKP),目标将生成时间降至秒级,摆脱对专用硬件的依赖。

Gas模型调整

传统EVM Gas定价基于计算步数,而ZK-EVM资源消耗与电路复杂度强相关。新型Gas模型(如“电路门数定价”)正在测试,根据交易实际占用的电路资源收费,避免复杂操作(如哈希计算)因定价偏差导致的系统亏损。

跨链互操作性

当前ZK-EVM主要服务以太坊生态,跨链互操作性有限。项目方正探索ZK桥接方案(如PQZK桥),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非EVM链(如比特币、Solana)的状态,实现跨链资产无需信任转移,扩展ZK-EVM的生态边界。

总结

ZK-EVM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在保持以太坊安全性的同时突破了吞吐量瓶颈,其与EVM的兼容性实现是区块链技术融合的典范。当前Type 2方案已能满足绝大多数应用需求,但完全等效性(Type 1)仍是长期目标。随着2025年以太坊坎昆升级落地Proto-Danksharding,数据可用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ZK-EVM有望成为Layer 2的主流方案,推动以太坊进入“万级TPS、分厘级Gas”的实用化时代。未来,随着证明效率提升与跨链能力增强,ZK-EVM或将成为连接多链生态的“信任枢纽”。

关键词标签:ZK-EVM,零知识证明,EVM兼容性,Layer 2,吞吐量

最新资讯

精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