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资讯

中亚织韵 | 哈萨克斯坦人爱穿什么?这类面料出口额已超 11 亿美元

2025-08-29 09:23:16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中亚五国之一的哈萨克斯坦,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催生了特定的面料需求,旺盛的消费市场与逐步优化的贸易环境,更为中哈纺织贸易合作带来广阔空间。同时,以绍兴市柯桥区为核心的“柯新亚”跨境专线,进一步打通了中哈及中亚纺织贸易的物流通道,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哈萨克斯坦纺织行业发展概况

哈萨克斯坦的纺织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文明时期便已开始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动物毛发进行制衣,开启了当地纺织业的雏形。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纺织生产实现机械化转型,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推动行业迈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然而,从全球产业链布局来看,现代哈萨克斯坦纺织行业仍处于较低端位置。本国加工能力薄弱,虽拥有丰富的纺织原材料(籽棉年产量40万吨、羊毛产量3.4万吨等),但大部分原料直接出口;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少、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尚未形成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

为破解行业发展瓶颈,促进纺织行业升级,哈萨克斯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建立专门的纺织经济特区,通过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吸引外资入驻和先进技术引进,为纺织行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哈萨克斯坦纺织市场需求特征

哈萨克斯坦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消费特点,催生了差异化的纺织面料及产品需求,为外部纺织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市场方向。

(一)自然气候驱动功能性面料需求

哈萨克斯坦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且多沙漠、草原地貌,风沙天气频繁。这种气候与地理条件,使得当地对耐磨、防风沙、透气保暖的面料需求旺盛:

化纤面料因耐磨、易打理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户外服装和功能性鞋靴制作,适配风沙环境下的日常活动需求;

棉质面料凭借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成为日常T恤衫、汗衫等贴身衣物的首选,满足夏季炎热天气下的穿着舒适度需求。

(二)消费市场规模与进口依赖度高

从消费市场规模来看,哈萨克斯坦纺织品服装消费规模达100亿美元左右,且进口依存度超过90%,本土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进口纺织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结合消费特征来看,当地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消费者对“优质且价格适中”的服装产品需求较大,具体品类表现为:棉质服装是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量最大的纺织品类之一,2024年中国对哈棉制T恤衫、汗衫出口额达11.1亿美元,棉制女裤出口额也达到5.1亿美元;

化纤服装虽2024年采购量较峰值有所回落,但较2022年仍保持增长,市场份额稳定,功能性鞋靴因当地多沙漠、草原,居民劳作与户外活动较多,对耐磨实用的功能性鞋靴需求旺盛,仅塑料鞋面鞋靴出口额就达8.8亿美元,且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

 哈萨克斯坦纺织生产与贸易环境

(一)生产与出口格局:原料丰富但产业链不完善

哈萨克斯坦虽拥有籽棉、羊毛等丰富的纺织原材料,但受限于加工能力薄弱,大部分原料直接出口;成品生产环节短板明显,仅部分产品实现出口,如床上用品多销往俄罗斯,棉纤维和纱线主要出口至中国、摩尔多瓦、拉脱维亚等国,出口品类仍以初级产品为主。

(二)贸易政策:关税优惠与便利化支持

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实行统一对外关税制度,为纺织贸易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大部分进口商品税率约0%~15%,加权平均税率约8.6%,工业机械等纺织生产关键设备享有较低甚至零关税优惠,利于外部企业向哈出口设备或在哈投资设厂;纺织品服装进口关税虽无特殊优惠,但总体水平不高,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小。

(三)通关效率:数字化升级提升便利度

哈萨克斯坦对通关流程进行了规范与优化:

基础要求:所有进入哈关境的货物需在抵达后24小时内提交简要进口申报并通知货物入库,正式报关单据可在30天内补交;一般贸易货物报关须由当地企业办理,报关单需纸质和电子版各一份(使用哈萨克语或俄语填写),随附单证必要时需提供双语翻译件并公证;

数字化升级:近年来中哈推进通关数字化,哈方“Tez Customs”数字平台实现过境货物无纸化申报,使中哈边境铁路口岸通关时间压缩至约30分钟,大幅提升物流效率,也凸显了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交通枢纽强化物流便利化的决心。

“柯新亚”专线与绍兴柯桥,中哈纺织贸易的物流与产业核心

以绍兴市柯桥区为核心的“柯新亚”跨境专线与产业集群,成为连接中国纺织产能与中亚市场的关键纽带。

(一)“柯新亚”专线:构建中亚多式联运体系

“柯新亚”跨境专线以绍兴市柯桥区为始发点,依托新疆伊犁、喀什、阿克苏等重要口岸,路线覆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核心经济城市,构建起高效稳定的多式联运体系。该专线的优势显著:

提升物流速度:通过优化运输路线与通关衔接,大幅缩短中国纺织产品运往中亚的时间;

降低物流成本:借助规模化运输与多式联运组合,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提升中国纺织产品在中亚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激发双循环动力:既助力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拓展中亚市场,也为中亚原材料进口至中国提供便利,有效激发内外双循环的原动力。

 (二)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全球纺织贸易的“中国名片”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年交易量超4000亿元,在中哈及中亚纺织贸易中扮演核心角色。近年来,中国轻纺城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其出口额中近60%销往中亚、中东、欧洲等地,成为中国纺织产品对接中亚市场的主要“窗口”,为中哈纺织贸易提供了坚实的产业与供应链支撑。

中哈纺织贸易的合作愿景

中国是哈萨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之一,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历史新高438亿美元,纺织贸易作为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潜力巨大。

对于中国纺织企业而言,把握哈萨克斯坦市场机遇需关注两点:

1. 聚焦当地耐磨、防风沙、透气保暖的面料需求,重点布局棉质服装、功能性化纤产品及实用鞋靴等品类;

2. 依托“柯新亚”专线的物流便利与绍兴柯桥的产业集群资源,提前备好符合哈萨克斯坦通关要求的单证(如双语翻译件、公证文件等),降低贸易风险,高效对接中亚市场,进一步抢占中哈纺织贸易的发展红利。

最新资讯

精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