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5:23:12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美国对中国船只开征“港口税”,犹如一颗子弹穿透全球航运心脏。
从 2025 年 10 月 14 日起,只要船舶由中国船东拥有或运营,在美国任何港口卸下一吨货,都要先交 50 美元“过路费”。拒不缴费?直接拒之港外。
更狠的还在后面:未来三年,费率阶梯式爬升至每吨 140 美元;即便船东是外国人,只要船是中国建造,也逃不过 18 美元/吨或 120 美元/箱的“起步价”。
按此计算,一艘 8 500 TEU 的集装箱船单次靠港成本将飙升至 2 150 万元人民币,一年跑五趟就是 1.5 亿元。全球航运理事会痛批“形同海盗”,华盛顿却摆出一副“我就这样”的架势。
数字背后的海啸
中国造船业已拿下全球 47% 的完工量、64% 的新订单和 58% 的在手订单。
地中海航运 92% 的新船、马士基和达飞超 50% 的运力均产自中国。
一艘 5.9 万吨级的中美航线主力船,10 月后单次靠港费 295 万美元,三年后或冲破 4 130 万美元。
一句话就是几乎每两条船里就有一条要替“中国制造”买单。
连锁反应,从大豆到香蕉都涨价
美国农民率先躺枪。中国每年进口美豆约 3 000 万吨,若运费因附加费上涨 15%,每吨利润蒸发 30 美元。
加勒比小型航运公司 Tropical Shipping 更绝望:“我们运香蕉的中国造小船,停一次港的费用比整船香蕉还贵,不如转行卖椰子水。”
韩国船厂“捡漏”?
面对美国的 “单边行动”,韩国造船业嗅到了商机。去年中国拿下全球 70% 的造船订单,而韩国仅占 17%。
如今,现代重工、韩华海洋等韩国船企正借机与美国合作,试图分食中国市场份额。《日经亚洲》报道称,韩国政府甚至推动本土船企在美国设厂,以迎合美国 “重振造船业” 的政策风向。
但业内泼冷水:,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做法难以奏效。中国造船的规模与工艺壁垒并非几年可破,美国高昂的人工与配套成本只会让船价更贵,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短期看,中国船厂可能流失部分订单;长期看,全球运费上涨、供应链紊乱,美国港口也可能因船舶改道而“空心化”。正如有评论所言:这不是贸易战,是一次昂贵的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