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00:00:32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Jessy,财经
周四,特朗普颁布行政命令,推动401(k) 等退休计划投资另类资产,这些另类资产包括私募股权、加密资产等等。
目前401(k) 计划管理着9万亿美元的资产,全美已有超过9000万人在用该计划。此前该计划以投资一些低风险的资产为主,如国债、共同基金等等。
市场测算,如果 401(k) 计划仅将 2% 的资产配置至加密货币,就意味着约 1700 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相当于现有加密现货ETF和上市储备市值的三分之二。
当下,养老金困境已经成为了全球政府所面临的棘手难题,而美国政府此举,又给了其它国家哪些借鉴意义呢?
美国的养老金是“三支柱”模式,联邦政府主导的强制的养老金、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补充养老金、个人储备的养老金。在美国养老金体系中,社会保障(联邦退休金)虽为基础,但普遍仅能覆盖基本生活支出,许多中产家庭依赖401(k)这类补充性养老金计划来支撑退休生活质量。
401(k)就是美国雇主帮员工开的一个长期养老储蓄账户,享有税收优惠。员工可以把一部分工资先不交税,直接存进这个账户投资,等退休了再取出来花。雇主会准备一份投资清单(一般有20-30只基金),员工自己决定投多少工资进去(比如6%),再从清单里选基金、分配比例。工资会自动扣,雇主通常还会帮你“加码”——比如员工投多少,雇主补一半,当作福利。
401(k)作为由雇主提供、员工自愿缴纳并享受税收递延优惠的个人账户型计划,一度被视为个人自主积累退休财富的重要手段。
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最新一项调查显示,由于通胀、医疗费用上升等因素,仅约三分之一的401(k)参与者仍相信自己能够实现退休目标,低于去年的43%。同时,州与地方公共养老金普遍面临数万亿美元的未偿付缺口。例如各州级养老系统累计承诺支付6.3万亿美元养老金,实际资产仅4.9万亿美元,缺口近1.4万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推动引入另类资产的逻辑显得更清晰——在低利率和通胀压力的环境下,传统投资难以拉高资金增值,迫使政策转向“更高回报的资产”。另类资产(如私募股权、房地产、加密货币等)虽风险更大,但其潜在收益和分散资产相关性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老金管理者。例如,美国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CalPERS)计划向私人市场追加超过300亿美元投资,当前公共养老金对另类资产的配置已从2001年的14%提升至2021年近40%。
通过行政命令打破监管障碍,让401(k)参与者也能选择更丰富、收益潜在更高的资产,政策支持者们将其视为“民主化金融机会”。
以前401(k)的投资清单里没加密资产,这次是政策首次打开大门。有观点认为,哪怕401(k)只掏出2%的零花钱,加密市场也能立马多出1700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现有加密现货ETF和上市储备总盘子的三分之二。
不过这些钱并不是立刻就能流入加密市场,这些钱预计至少还有半年到两年的落地周期,首先是劳工部先出细则,明确401(k)怎么投另类资产、比例限制、产品披露等。然后服务商设计符合规则的基金产品,把加密资产纳进去。最后是雇主决定要不要把这些新基金加入投资菜单,雇员再决定要不要配置。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加密现货ETF能够被纳入的可能性最高,因为其受到监管,流动性也较高。
但是,对于该政策,批评者也提出了警告警告,认为大部分另类资产存在流动性差、费用高、透明度低、估值难、市场退出慢等问题,可能带来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投资者难以及时取回资金。此外,监管框架下对于受托责任的评估标准是否能有效保护普通投资者,也成为当下的舆论的争议焦点。
不过,特朗普政府此举,确实也给了其它国家去应对养老金困境的借鉴意义,在全球低利率和通胀环境下,传统的固收类资产难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特朗普的举措鼓励养老金投资配置更多元化的资产,包括私募股权、加密资产等。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思路——通过允许养老金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另类资产市场,或许能为退休金带来更高的长期回报,从而缓解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并且这一政策将投资选择权部分下放给市场和个人。该行政命令强调,在政府提供基础保障(第一支柱)的同时,个人应承担更多的退休储蓄和投资责任(第三支柱)。这对于那些养老金体系过度依赖政府的国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理念转变。它鼓励公民更多地参与到自身的养老规划中,变“储蓄养老”为“投资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