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资讯

热点 | 特朗普“关税剧本”升级!百日内三度加税,纺织服装出口遇冷如何寻新机?

2025-04-08 09:23:12来源:发米下载 作者:zhoucl

特朗普上台不到100天,就三度颁布加征关税的行政令。2月1日,他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2月10日,又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4月2日,特朗普高举一张写满数字的巨型展板并签署行政令,这张从10%到49%的征税清单,向各国广泛加征“对等关税”。这一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了美股下跌、民众游行、超市疯抢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也给全球贸易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

美股2天蒸发47万亿元

“对等关税”,成为美股最大的利空!4月3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后,中国迅速祭出反制组合拳: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34%关税。

在中国反制措施公布后,美股继续全线暴跌,截至美东时间4月4日收盘,道指暴跌超2200点,跌幅达5.50%;纳指暴跌5.82%,较历史高点跌逾20%,跌入技术性熊市;标普500指数暴跌5.97%。

值得注意的是,“对等关税”换来的是数十万亿市值的蒸发!两天时间内(4月3日—4日),美股市场就蒸发近6.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47万亿元)的市值。其中,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Meta、英伟达、谷歌等美股“七巨头”的市值总共损失1.8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万亿元)。

“盟友变靶子”打破传统阵营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彻底撕碎了多边贸易体系。从英国10%到柬埔寨49%,20国被“无差别扫射”。就连依赖美国保护的以色列也要交17%,澳大利亚、巴西等传统盟友更被划入首批10%征收名单。最荒唐的当属“全盘通杀”战术。从越南的46%到印度的26%,美国将过去几年苦心经营的“去中国化”产业链一夜清零。欧盟20%的关税直接让德国汽车业哀鸿遍野,韩国25%的税率让三星电子出口雪上加霜。

美国对中国累计关税已达54%

对于中国,美国征收34%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商品加征了20%的关税,而此次又加征了34%的关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确认,这将使得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总计高达54%。

行业多利好,纺织出口遇冷

此次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涉及面广,其中纺织服装行业在短时间内最为劣势。因为对美超额关税高于美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本不景气的中国纺织行业将雪上加霜。

但是从细分行业来看,针织编织以及化纤等行业则优势突出。此外,电子和机械设备“潜在优势”相对更高。原因在于主要贸易伙伴对美超额关税高于中国,使得中国商品具备了“潜在关税优势”。

关税挑战下,纺织服装遇新机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给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挑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机遇。

首先,面料生产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环保、劳动力、供应链配套等诸多问题。一些国家虽然有发展服装产业的意愿,但在短期内很难建立起完善的面料生产体系。这就意味着,即使这些国家增加了本地服装生产,仍需要从国外进口面料。

以中国轻纺城为例,作为中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它以出口面料为主,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轻纺城的面料产业以生产半成品面料为主,这些面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制成成品服装。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面料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包括原材料采购、纺纱、织布、印染等多个环节。作为面料生产的重要基地,其产品在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望继续获得这些国家的订单。

其次,从长期来看,服装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市场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即使在短期内受到关税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也不会消失。美国的订单按照现在的税率几乎没有国家有能力大规模供货,但美国本身的传统纺织行业基本已经聊胜于无。服装又是生活必需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总会自己找到出路。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对策略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共同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挑战。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与印染、后整理等企业加强合作,提高面料的整体品质和附加值;与服装生产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寒冬暂逝,时间是转机

纺织服装行业的寒冬只是暂时的,政策瞬息万变,而时间是朋友,也是最大的转机。

最新资讯

精品游戏